近日,我市啟動“快遞外賣從業青年服務月”活動,讓外來新業態青年感受“舟山溫度”(舟山日報24日報道)。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引起普遍關注,并最終推進制度建設,讓“小哥”更加輕松地穿行于大街小巷。
隨著網購、外賣成為常態消費方式,日夜奔波的“小哥”也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對象,各類關愛活動此起彼伏。由團市委組織的此次服務月活動圍繞“關愛”“維權”兩大主題,將進一步建強用好“小哥驛站”,開展“點亮微心愿”、維修電動車、理發、派送防水手機套等暖心關懷等活動??梢韵嘈?,系列活動不僅將給“小哥”帶來諸多實惠,還有助于增進公眾與“小哥”的良性互動。
照理來說,各行各業各有擔當、各有甘苦,為什么個別行業如環衛工人、“小哥”會成為全社會“關愛對象”?或許很大程度上與權益的缺失有關。假如“小哥”能按勞動法享受應有待遇和保障,是否就只需和大家一起過勞動節,而無須專門的“服務月”了?
因此,在開展關愛活動的同時,更應呼吁快遞外賣行業落實從業人員的勞動權益保障,相關部門更需加強監管監督,使“小哥”無須超負荷奔波就能獲得體面收入。如此,“小哥”幸甚,社會幸甚。